牵起孩子的手 带他们的心飞翔

来源:青年报



张轶超在久牵基地给孩子们上哲学课。


青年报首席记者 贺佳颖 摄


坚守多年,张轶超的身上多了很多光环,但在旁人看来,他始终是一个温和又务实的志愿者和老师。和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一次偶遇,改变了那里的孩子,也改变了他自己。他为农民工孩子提供免费课外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活,启发他们思考,更帮助他们心灵成长。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语录]


当孩子把你当成一个玩具的时候,你才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


08:30 做兼职


这是一家建在国际社区里的贵族学校,不远处有樱花树和咖啡馆,上课时,学生各拿一台品牌各异的笔记本电脑,每人每年的学费至少要8万—10万。


“请举一个命题,这个命题永远是对的。”张轶超开始了今天的工作,他是这所学校里面的兼职老师,课名是“关于知识的理论”,这是一门关于思辨思维的课程。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一个人刚提出一个命题,又被另一个学生举例反驳。讨论了40分钟,最终得到的答案是没有这样的命题。张轶超引用了休谟的话:“所谓世界,只是幻象。”


每个星期,张轶超要来上六节课,除了在这里,他还会去浦东青年社工协会兼职,这一切,都是为了久牵的农民工孩子们。十多年前,还在复旦哲学系读书的张轶超,去江湾镇给蚕宝宝找桑叶。那时候的江湾还没变成高档社区,一片荒芜破败中,张轶超第一次见到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吵闹的课堂、简陋的设备,只有极少数的孩子在听课……他忽然想为这些孩子做些事情。


这一次偶遇不仅改变了一些农民工孩子的命运,也改变了张轶超这11年来的生活。他发起了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为10岁至16岁的在沪农民工子女免费提供课外教育服务。音乐课、美术课、电脑课、英语课、自然课、科学课、电影课……11年的尝试和运作,久牵开设了10多门课,因为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条件限制,这些孩子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上不到这样的课。而在久牵,来自复旦、上外等沪上著名高校大学生组成的志愿支教团队每天都会和孩子们见面。


和他的性格一样,张轶超用他温和又务实的态度去做一名“校长”和老师,秉承那些哲学家的教育理念,“人即是目的”。他说,“我们不是在办学校,更像是兴趣班。”


10:30 和企业谈合作


也许是大学里学哲学的关系,张轶超始终给人一种很淡然的感觉。不过,张轶超说,学哲学和他从事公益并没有太大的启蒙关系,“但哲学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让你脱离世俗,相对于普通人而言,你能获得一个更自由的空间。可能普通人会为各种各样的事情烦恼,而对学哲学的人来说,就不太会为这样的事情烦恼,因为好像不值得烦恼。那么你就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些更宏观的问题,乃至于你愿意去致力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但是,曾经还算是一个“仰望星空”的志愿者,而现在不得不为机构生存的“五斗米”折腰,没法不去操心这些“凡夫俗子”的事情,“因为没有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尽管随着久牵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机构经费比过去充足,但作为非营利组织,情况依然不宽裕。目前,久牵在上海3个活动基地,150多个孩子,算上张轶超,专职工作人员只有4个。久牵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投入要两三千元,加上其他费用,张轶超每年要募集50万元的活动经费。


所以,每周和不同的企业打交道,为机构筹资,一直是张轶超的重中之重。“虽然是为钱费心思,但是感觉还是不一样的,因为不是在为我自己‘稻粱谋’,而是在为这个组织去努力。”


14:00 出席活动


接近年底了,这也是张轶超每年最忙的时候。要筹备年底的音乐会和感谢会,要为明年的经费找企业赞助,也会有很多公益活动在年底邀请他出席,还有不少企业也会邀请张轶超和久牵的合唱团作为演出嘉宾。


“放牛班的孩子”,这是久牵合唱团的名字,也是上海第一个民工子弟合唱团的名字。灵感就是来源于那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个名字和那些孩子的生活贴切至极——在大人们忙于奔命、疏于管教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如同“放羊”。张轶超喜欢那电影,尤其打动他的是其中的教育理念:音乐让孩子更柔软。合唱队就这样组建起来了,和普通的合唱队不同,张轶超挑选队员时,更多的是看这些孩子的流动性强不强,而非音色或天赋。


令人兴奋,也有点意外的是,2006年,正是这支由农民工子弟组建起来的合唱队,在久牵最艰难的时候,竟然有机会登上了中福会少年宫的舞台,获得了10万元的捐助并吸引了不少志愿者。


整整11年,张轶超的坚持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弟看到,除了像父辈一样打工、开小超市,他们的人生还有另一种可能。“事实上,所有这些活动,小到一本图书,大到放牛班的孩子合唱团,都在不断提醒着我们一个最普通不过却又被普遍漠视的事实:这些孩子有着和城市同龄人一样的求知欲和实现自我的梦想,他们根本就不是被简单地同情和怜悯的对象。”


18:00 教学点上课


晚上6点,是张轶超给孩子们上课的时间。在久牵基地的门口,摆着本学期的课程表,这是去年开始张轶超就反复酝酿的事——为孩子们开设两门核心课程,“读书课”和“成长课”。在研发教案的同时,张轶超也不忘拾起自己的老本行,给孩子们讲讲哲学。“语言,是一种工具?还是一种能力?”一个问题抛出,围坐在一圈的孩子们开始辩论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也都愿意交流,丝毫看不出和城市里的孩子们有什么不同。“我们的这些课不是讲大道理,而是让孩子直面问题,引导他们去思考。”


“以前会碰到交不起学费的,会为了孩子们去筹学费。现在基本上都可以承担了。”张轶超说,现在外来务工子女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比以往都有一些提高,已经不太碰到特别贫穷的家庭,但又有新的问题出现,就是成长。在孩子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还没有感受到自己在上海的一个上升空间的问题,慢慢地,现在他们长大了,就会发现自己的不同。“第一,他们不能在上海中考、高考,第二,在上海如果继续念中专和职校,就业和发展空间是很有限的。”一方面,这样的问题慢慢呈现,另一方面,到了初三这样的年纪,又是孩子们的叛逆期,又有外部的限制,就会有挺多限制的。


所以,张轶超说,现在是在往孩子的成长和职业发展上下工夫。“这学期,新开了职业指导课,例如烹饪、美容、广告等,请各行各业比较资深的人士,两周一次,来到教学点给孩子们讲这些行业的特点,发展空间等。”


[对话]


记者:你对自己的现状满意吗?


张轶超:还是不满意的。除了教育,我还有很多兴趣爱好,比如喜欢动植物,初中时候开始种花,大学时种花、养蚕宝宝,但现在已经完全没有时间来从事这类兴趣爱好了。现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各种事务性的琐碎工作上,我不是特别擅长做这类事情,做得也不是很好,特别希望有一天能把这类工作交出去,由更专业的人来做,我自己跟孩子们在一块儿就行了。


记者:机构发展越来越成熟,你还有什么担忧吗?


张轶超:现实的担忧是整个大环境的教育,我不知道它是更开放,还是与之相反。久牵能不能生存,其实要看这个大环境对我们教育理念的接受程度,而在应试教育非常强势的今天,这一点很让我担忧。


[人物点睛]


张轶超


2011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自复旦大学哲学系硕士毕业后,他开始在上海为农民工子女小学支教,每周为孩子们带去音乐等课程及活动。2006年组建上海第一支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成的合唱团“放牛班的孩子”,2008年在浦东注册成立上海久牵志愿者服务社,借用浦东救助站,为外来娃提供免费课外教育服务。该项目获得首届“青年影响社会”上海十大公益项目之一。


文章来源: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12/29/content_184925.htm?div=-1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