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拼图课程介绍】几何课——圆周率

1
几何课1——圆周率,一上来志愿者用一张大大的月亮图片做启引,问学生们如何求周长?学生们争相回答,答案千奇百怪,有的说用线测量的,有的说用尺子量的,有的说用猜的,有的说搜百度… …

志愿者先卖关子,引出了圆周率的概念(π)

公式、假设:古人假设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般用希腊字母π表示。π也等于圆形之面积与半径平方之比。是精确计算圆周长、圆面积、球体积等几何形状的关键值。

常数:约等于3.141592654),是代表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理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2
安徽点:学生回答如何测量月亮的周长

继而,志愿者绘制了许多圆,让学生用直尺和直线来算出圆周率。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方式加强对于圆周率的理解。随后志愿者又分享了割圆法和分析法来求证圆周率的值。

圆周率规律是几何中的重要知识,从BC20世纪一直到现今它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期间也有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在2006年,日本原口证背诵了圆周率100000位数,至今无人超越。志愿者给了学生们5分钟的时间,看看我们的学生们能背诵圆周率多少位数呢?

3

云南点:学生们用直尺和线测量纸上月亮的圆周率
安徽点志愿者刘杨:

几何课上,小朋友用不到五分钟时间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的30位数字!!

圆周率时空坐标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具有一定时代、历史背景,那神奇又伟大的圆周率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呢?

具历史记载,圆周率最早的出现时间实在公元前20世纪,恰好是人类文明的最早期。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中海和波斯湾之间,两河流域,山与沙漠之间,盐水湖与淡水湖之间,四季明显。当时那儿的农业需要大量的农耕工具,金字塔也是那个时候诞生。

更多分享:

几何课程第二节课是有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介绍。云南点支教志愿者刘远帆分享到:

我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细节,就是几何课涉及到了带小数点的乘法。但是,三年级的小朋友没有学过。 课上,三年级的同学是直接用整数代替计算。下课后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让我教他们带小数点的乘法怎么做。虽然,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各异。但是,他们还是挺好学,对未知事情的好奇心期盼感还是很高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